市消保网购8款电热水壶样品进行检测

政策法规
分享至
评论

  近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接到市民打来的投诉电话称,自家的电热水壶使用时忘记加水,结果它一直“干烧”,导致壶底塑料变软。

  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网购了8款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电热水壶,让专业的认证机构检验检测,发现那些20元以下的电热水壶很难经受住国家标准的考验。

  壶中忘了加水,壶底烧软变形

  最近,家住市区中心家园小区的冷女士网购了一个电热水壶。在一次打扫家务时,冷女士想烧壶水,但忙碌的她忘了往壶里加水,就按下了开关。

  过了一会儿,冷女士闻到一股塑料烧糊的味儿。她顺着味道来到厨房,才发现电热水壶正在“干烧”。此时,电热水壶的塑料壶底已经变形、变软。

  冷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她是租房住,所以添置那些小型家电时,购买的都是比较便宜的产品。那个电热水壶,是她花18.9元买的。

  冷女士有些纳闷:就算是价格便宜一些,电热水壶也应该有避免“干烧”的安全设计,怎么她买的水壶却“烧化”了呢?

  记者带着疑问找到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主任李大刚。李大刚告诉记者,他们也接到过有关电热水壶的投诉电话,情况与冷女士描述基本相同。他们推测,发生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电热水壶里面缺少安全部件。

  检测实验发现,两个方面易出问题

  为了进行验证,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购买了8款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电热水壶,统一送往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检测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做了大大小小23个实验后发现,实验中的电热水壶在“非正常工作”和“机械强度”两个方面最容易出问题。

  检测工程师告诉记者,在电热水壶的“非正常工作”实验中,他们模拟了几个比较常见的生活场景。比如当使用者忘记向电热水壶中加水,出现“干烧”的情况时,电热水壶的热断路器是否正常工作。还有就是当电热水壶被放在相对不好散热的厨房置物架中后,壶身会不会过热。

  “热断路器是热水壶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如果它没有及时起到切断电流的作用,导致壶身温度过高的话,很有可能会引发火灾。”检测工程师说。他告诉记者,一般电热水壶需要安装两个热断路器,而本次实验中,那款标价为19.9元的电热水壶内部只安装了一个热断路器,不能及时起到切断电流的作用,导致壶身温度很高,壶底的塑料部件变软。

  “机械强度”实验则是模拟电热水壶受到一定力量的磕碰的场景,看它是否会出现壶体破碎,露出带电部件的情况。

  实验中的电热水壶要承受0.5焦耳的力量冲击,相当于用一把锤子猛砸壶身。

  在实验中,标价17.4元和标价59元的电热水壶均没有通过考验。受到碰撞后,这两款电热水壶壶身与壶底的接口处裂开了。检测工程师随后用试验探棒,模拟人的手指伸向破损位置,发现能触到带电部件。

  “这两个电热水壶使用的塑料部件比较脆,很难承受这样的大力冲击。如果日常生活中电热水壶受到冲击后出现漏电情况,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位检测工程师告诉记者。

  一分价钱一分货,别因便宜忽视质量

  在这次检测中,8款接受检测的电热水壶样品按价格高低分成两个档次。其中,4款价格在10元至40元之间的电热水壶为低价档,其他4款价格在50元至80元之间的电热水壶为中高价档。

  最后的检测结果显示,在3款不合格产品中,低价档有两款,价格分别为19.9元、17.74元。另外一款不合格产品属于中高价档,价格为59元。也就是说,实验中,低价档产品的不合格率为50%,中高价档产品的不合格率为25%。

  记者在网购平台查询发现,那款标价为17.74元的电热水壶的月销量过百,而标价为19.9元的电热水壶的月销量超过两万,标价为59元的电热水壶的月销量近千。也就是说,那3款不合格产品的销售量都比较高。

  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主任李大刚告诉记者,在这次检测中,那些不合格电热水壶各有各的问题,有的是只安装了一个热断路器,有的则是使用了廉价劣质的塑料部件。归根结底,还是一分价钱一分货。那些标价便宜的电热水壶有可能会“偷工减料”,使用廉价的塑料部件滥竽充数,关键部件能少则少。

  李大刚提醒:购买电热水壶等家庭常用的小型家电,一定货比三家,切莫只图便宜。

THE END

数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