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信号越界不能让用户承担越界后果

行业动态
分享至
评论

  “工信部门以及通信运营商应该尽快从技术环节入手,消除信号在两地交界地带的覆盖偏差,减少甚至屏蔽信号越界骚扰,建立信号越界主动澄清机制,向相关用户主动出具行程信息详单,给用户提供便利。”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则消息挺“火”:一名自称是颐和园员工的网友,称自己去怀柔爬山时收到了河北发来的短信,导致回家后被强制集中隔离。这让很多盼望外出郊游的北京市民异常恐慌。记者求证后发现,这名网友身份涉嫌造假,其经历也未必是真的。不过,疫情防控期间,这样的“跨界”确实让人担心。眼看临近五一小长假,不少市民还真怕去远郊踏青后会让自己有家难回。

  人未出京,手机信号却跨了界,河北信号在京冀交界地带的强势接入无形中制造了一种用户出京的假象。在北京疫情防控等级始终保持一级未降、对外地进京人员(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等环京地区的在京工作人员暂时除外)严格执行14天隔离政策的语境中,手机信号越界或者说信号标记离京有可能误导防控责任单位,给相关民众带来麻烦。

  尽管上述“颐和园员工”的“隔离经历”未必属实,但不少北京市民人未出京却收到河北手机信号的问题却确实存在,而且,有些人,诸如房山蓝天救援队队长“晓苑漫步”在收到跨界的“河北欢迎您”短信之后,还曾被小区门口的值守人员禁止通行。好在“晓苑漫步”用另一张未接入河北信号的手机卡验证了行程信息,才得以“自证清白”进入小区。

  诚然,民众因手机信号越界遭遇误解时,可以通过一些渠道采取相关措施自证,比如,联系并要求通信运营商提供本人行程信息详单,向防控责任单位出具身份证和承诺自己14天内未出过京的承诺书。这些措施通常会证明民众的“清白”,但信号越界犯的错,却让用户来承担“自己证明自己未离京”的后果,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实在是不应该。而一旦有人被信号越界骚扰之后不能及时“自证清白”,还有可能遭遇重点照顾、加码检查、有家难回,有可能影响工作生活、耽误正事,甚至不能排除被隔离的可能。如此,手机信号越界就构成了一种侵权行为。

  手机信号越界,不能让用户承担越界后果,不能让用户陷入“自证清白”的尴尬境地。工信部门以及通信运营商应该尽快从技术环节入手,消除信号在两地交界地带的覆盖偏差,减少甚至屏蔽信号越界骚扰,建立信号越界主动澄清机制,向相关用户主动出具行程信息详单,给用户提供便利。相关防控部门管理监测的民众健康信息也不应以手机信号定位作为判定依据,而是综合考量公路卡口、民航、铁路、民众申报等数据进行分析界定,这样才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对京津冀进行统一的防控考量。其实,河北、天津目前都是低风险地区,且疫情防控响应机制也都维持在一级,三地共享人员健康信息,共同统筹安排防控措施,具有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和条件,具有疫情防控级别对应的平行基础,不会增加北京的疫情输入风险,可以有效纾解在京津冀跨地居住工作者的往返难题,有利于促进健康人群的合理流动,降低防控成本,提升防控效率。如果实现了京津冀疫情防控的一体化,那么,手机信号越界问题就不再是个问题。

THE END

数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