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手术机器人在医疗领域正加速普及,并展现出诸多优势。医生可以通过控制台操控机器人完成手术,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和稳定的操作体验。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更加灵活精准,如同人手直接在体内操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医生将传统腹腔镜手术比作“用筷子夹针”,而机器人手术则如同“用手直接操作”,形象地说明了机器人手术的优越性。许多医生都希望使用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甚至出现了手术排期到深夜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近期发布了面向医疗垂直领域的AI多模态大模型,该模型能够为手术中实时影像智能识别等功能提供有效支持。通过学习大量专家手术操作的历史记录,该模型可以在手术过程中为医生提供操作建议和指导,在特定阶段提醒医生应如何操作。
专家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手术机器人有望实现自主进行一些非关键性操作。AI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手术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使其在手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意味着未来的手术机器人不仅是医生的操作工具,更可以成为医生的智能助手,共同协作完成手术,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