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消费者报道》整理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近三年(2022年1月—2024年12月)发布的净水器抽检情况显示,监管部门共抽检净水器247批次,其中82批次不合格,整体合格率约为67%,不足七成,可见市场上的净水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从抽检项目来看,净水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铅增加量、标志和说明、总净水量、净水流量、镉增加量等。其中,“铅增加量”是较多净水器产品不合格的主要指标。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长期过量摄入可导致儿童智力低下。部分不合格产品可能是因为净水器内的零部件如滤芯组件、塑料件、管路接头等与残留机器内的水接触、浸泡,使部分铅迁移至水中。在抽检中,TCL、志高、GE、万和、惠而浦等(标示)品牌净水器也被发现存在不合格情况。
此次抽检的产品涵盖了净水机、前置过滤器及反渗透净水机等多种类别。针对抽检结果,《消费者报道》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净水器时,应关注以下几点:首先,仔细核查产品的标签和标识,确保产品包装上有详尽的标识信息,包括制造商名称、生产日期及卫生许可等信息;其次,定期更换滤芯,以保障水质的安全性,因为净水器的滤芯是关键部件;最后,长时间未用的净水器在重新使用前应进行冲洗,以消除潜在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