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双11战线拉长 消费者早就麻了

电商资讯
分享至
评论

  今年中国电商热战重头戏“双11”战线高达26至34天,战役更早启动且跨时最长。然而,今年双11已静悄悄地接近尾声,不少消费者感受到“双11味更淡了”,甚至有人认为电商平台的战略重心已逐渐转为一种“例行公事”。

  实际上,各平台争抢“全网最低价”的疯狂在这一届双11退潮,带货主播间争夺流量、价格机制的“骂战”也鲜少在大促期间出现,连天猫双11晚会都在这一年停办了。

  一家电商市场营销总监对媒体表示,今年双11,一个变化是在价格管控上,品牌会更注重毛利跟折扣力度之间的平衡,许多品牌无论涨跌,都要控毛利,降低折扣力度。

  中国的双11购物节走过16个年头,时间的跨度更从一天延长到11天,近年甚至再延长到20天以上,而今年天猫、京东、小红书等平台的时间跨度则分别为28天、33天、30天,还有最长的估计达到34天,成为“战线最长”的一届。

  从微博上观察,可见不少网友吐槽道,“后面的双11干脆提前到十一假期,年年提前、年年史上最长”;“现在对双11平台的活动,早就麻木”等言论。

  上海浦东翁小姐表示,双11活动拉长成26至34天,对她而言“没啥好坏处,因为延长也说明买东西的人少了”,“效果好不好,我觉得未必”,至少身旁的人目前可以说买的人明显不多。她进一步说,“啥玩意儿都没特别便宜,300减50的优惠券作用不大”,只是双11活动买东西会送些赠品,但其实也都没什么用,电商业者还不如直接把价格打下来更实际些。

  北漂从事消费性产业的蔡小姐表示,商家在双11前先涨价,之后再降价,“气死我,一看比平常还贵了一些”,实在是降了个寂寞。在上海工作的何小姐则坦言,没有买东西,“平常就有优惠,不需要这时候买了”。

  另有北京文字工作者冯小姐表示,“现在经济不好,很多公司都在降本增效”,很多人没有钱了,当然不会想买东西,消费自然少了。

  有数据显示,有33.11%受访者表示今年收入减少,需要降低消费支出,这直接导致他们在双11的购物意愿。同时,有30.14%受访者认为今年双11优惠规则依然复杂,浪费时间和精力。复杂的满减、领券等规则让消费者感到疲惫不堪,许多人觉得为了一点优惠而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规则不值得。

THE END

数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