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沉迷玩手机隐患多

行业动态
分享至
评论

  如今,很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触网了,阅读方便的短视频成了他们上网的首选,但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却让他们难辨真伪。这不,60多岁的黄大妈就被某平台上冒用男演员的视频“跟我合拍”给忽悠了,在点赞的同时,还陷入了对“男演员”的依恋。为此,不顾家人的劝阻,甚至不惜与家人大吵大闹。那么,老年人该如何识别网上陷阱,成为他们融入信息时代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现象:沉迷手机埋下隐患

  年过七旬的余大妈,来到北京除了带小孙子,还帮儿子一家打理家务。看到老人比较寂寞,儿子便给她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余大妈最喜欢看视频,有声音、有图像,看着一点也不费劲儿。

  即便是因为身体不适住院了,每天一睁眼余大妈也会拿出手机开始刷短视频。从歌曲、理财,再到一些社会信息的视频,每天要忙乎五六个小时。可以说除了吃饭上厕所,老人几乎手机不离手。

  “都说年轻人才有网瘾,可我到了这个岁数,刷起短视频丝毫不逊年轻人。”余大妈说。

  “在众多的老年人中,像余大妈这样的可不在少数,也为掉入虚假信息的陷阱埋下了隐患……”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李晓童认为,手机已成了老年人排遣孤独的重要方式和精神寄托。缺乏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是他们依赖手机,过度沉迷在短视频信息世界的重要原因。

  “对于当今社会的老年人,仅仅管好吃喝拉撒睡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精神慰藉。”李晓童建议,子女要多陪伴老人,消除他们的寂寞感,在沟通上要注意和老人说话的方式。这样有助于他们从手机的世界里走出来,也会听取儿女的劝阻和建议,减少掉入网络陷阱的危险。

  问题:“定制”让老人欲罢不能

  “人上了岁数,玩手机不就是图个乐和嘛。”65岁的李大妈喜欢刷短视频,搞笑类的视频常给她带来快乐。不过时间一长,李大妈发现手机有点儿问题。

  “手机就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知道我喜欢什么,每次打开总是看到那些我常看的视频类型。”李大妈说,看着手机里源源不断推送过来的视频,她已欲罢不能。

  “这并不是手机会洞察人心,而是网络信息茧房现象。”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张佳鑫解释,这是网络信息技术基于手机使用者过往的浏览历史和观看视频的驻留时间,以及对哪些信息点赞或者评论更多等这样的一些网络行为,对使用者进行相关内容推荐。换句话说,如果李大妈看到一些虚假短视频,或者在观看这类短视频时停留的时间比其他类型的短视频长,那么平台便会自动给她推荐更多类似内容的短视频。在不知不觉中,李大妈便会大量接收这样的视频,久而久之就陷了进去。

  对此,张佳鑫建议,短视频平台可以让大数据的算法进行一些优化处理。“其实在抖音或者其他短视频平台上已经出现了,如果浏览某一类视频时间过长,平台会自动推送一些公益广告来进行提醒。”此外,对于老年群体,除了推送公益广告,也可以给老人们一个提示,引导老人暂时远离视频,选择浏览其他信息。

  处置:如何辨别真假短视频

  “刷视频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明星离婚了、出事了的消息。”和李大妈不同,67岁的吴大妈自从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总是接收到这类的短视频。老太太看到消息后,有时候会和亲戚或邻居分享。

  “吴大姐,你又上当了,前几天看新闻,那个明星还好好的呢!”接到朋友发来的微信,吴大妈闹了个大红脸:“网上的视频信息那么多,到底该不该相信呀?”

  “我会定期把民警进社区的防骗宣传内容转发给老人,教他们不要轻信网上一些来源不明的信息。”朝阳区八里庄街道“会兰孝亲敬老服务队”队长梁会兰经常会遇到老人们咨询如何辨别真假短视频。

  为什么老年人在如何辨别真假短视频上这么费劲?

  张佳鑫解释,和年轻人不同,近一两年才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并不是网络的原住民,对于网络的认识也不够全面。面对一些虚假信息,老年人辨别的能力很低,经常会信以为真。

  “我在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他们会反问网上发布的短视频怎么可能有假的呢?”张佳鑫说,一些老年人认为网络门户平台推送的视频信息,就不应该有虚假的内容。

  “遇到上述的情况,我们会提醒老年人,像一些短视频发布者,或者一些公众号只是提供了信息发布的渠道。这些渠道包括多种认证方式,其中一部分个人发布的内容难免会出现错漏。”张佳鑫说,只有对老年人不断地进行解释和提醒,他们才会慢慢接受网上的短视频未必都真实的现实问题。

  学会了智能手机 风险也增加了

  “老人学会了用智能手机,风险也会随之增加。”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李雨桐说,“我们必须为老人补上这一课。”上周六,一场面向社区老人的智能手机教学活动在北外社区举行。志愿者们与20位社区老人结成“对子”,一对一地辅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参加活动的老人年龄在60多岁到80多岁之间,他们虽然都有智能手机,但大多数人对智能手机的操作并不很熟练。

  由于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熟练程度不同,每次活动志愿者都是一对一的“小班”辅导,只有比较重要的内容才会上“大课”。当天的活动,主要内容就是“防骗”。

  在北京,每年都会经常举办科技助老活动。每周日上午,大学生志愿者钟禄亮也会参加类似活动。他所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蓝天志愿者协会都会到清华东路27号院教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他发现,老人们学会微信之后,特别喜欢分享自己看过的视频和文章,却对这些内容的真实性并没有深究。他们的微信群、朋友圈充斥着大量转发的虚假内容,甚至成为谣言“重灾区”。

  “网上的消息鱼龙混杂,安全课必不可少。”钟禄亮说,网上的各种“坑”不断推陈出新,初学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属于“高危人群”。今年3月,北京市老龄协会公布了一批涉老诈骗案例。这些案例中,通过微信群、钓鱼链接实施的网络诈骗呈上升态势,尤其是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更具隐蔽性,令老年人难以辨别。

  白领小刘的母亲就遭遇了这样一个骗局。小刘的母亲加入了一个老年拼购群,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名自称是某国际着名保健品公司中国区代理负责人的“祝总”经常在群里讲解新冠肺炎。聊天中,“祝总”透露有秘密渠道可以搞到国外研制、专门预防新冠肺炎的保健品。小刘的母亲赶紧询问能否购买,对方表示,目前已有200多人排队,为避免引发哄抢,这件事需要保密,连自己子女也不能说。小刘的母亲“偷偷”向“祝总”转账了4.5万元,结果对方迟迟不发货,当老人发现被骗后,对方却悄悄退群了。

  重视安全问题 却不理解“新知识”

  老年人学会智能手机后频频“踩坑”,是因为防范意识不强吗?恰恰相反,老年人对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张佳鑫介绍,他们在教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的过程中,当讲到安全方面的问题时,老人的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

  既然如此,为何老年人在融入智能化社会的过程中依然属于“高危人群”?

  今年10月,一位老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位男明星的视频,误以为是男明星本人在和她说话,于是追星追到了北京。警方发现,这些视频并不是男明星本人录制,而是采用AI技术合成的“假视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水平都会下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梅丽萍表示,智能手机对于多数老人来说属于全新的知识。老年人对新的知识接受起来有难度,所以增加了老人“踩坑”的可能性。

  张佳鑫认为,老年人不是网络的“原住民”。虽然现在大多数老人已经拥有了智能手机,而且许多老人的受教育程度并不低,但他们并不能理解智能化场景下的应用。“比如抖音,许多老年人无法理解换脸技术和声音合成技术,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看到、听到的就是真的。”

  学习智能手机 也为排解“孤独”

  梅丽萍提醒,老人的心理状态往往是老人成为“高危人群”的深层次原因。她介绍,老年人普遍“孤独”,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很少会承认这一点。另外,子女对老人的情感支持也很少。梅丽萍发现,一些老人在住进养老机构之后,虽然子女会经常打来电话,但交流的内容大多是“礼貌性”问候,缺乏更深的交流,这也就为一些打“感情牌”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梅丽萍表示,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除了有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也有排解孤独的精神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在学会微信之后,爱转发、爱分享的原因。结合那位追星老人的案例,她认为,社会在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同时,还应建设一个老年友好型的智能手机使用环境。

THE END

数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