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陷阱 大型电商平台无法避免“刷单”现象

电商资讯
分享至
评论

  刷单,对于电商来说,永远都是一个敏感词,刷单行为与电商平台之间存在着某种敏感微妙的关系。一方面,对平台而言,虚假的交易信息会影响平台的信誉,因此平台会对刷单现象进行相关处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虚假的交易量对于平台的各项数据皆有帮助。所谓刷单,就是依靠虚假的销售信息来累积营业额,提高商家的信誉度。例如,买家在购买某一商品时,一般情况下,会对比各卖家的商品交易量、用户评价、店铺信誉等,因为这些参考因素代表人气、商品质量与售后服务。

  起初大部分的刷单行为普遍存在于某宝,但是如今却蔓延到很多电商平台,甚至是大型电商平台。初期刷单的行为是没有得到太多的抵制,但是随着网络市场的不断发展,网络上也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抵制刷单现象,可是效果不佳。

  据了解,各大电商之间的刷单已经趋于规模化,卖家可以通过雇佣特定刷手来提高商品的交易量。这其实是一种欺骗行为。这不禁令人感慨,科学技术在进步,衍生出来的技术手段如今被一些电商加以不正当的利用,不仅欺骗了广大消费者,还扰乱了市场的交易秩序。

  大型电商平台无法避免“刷单”现象

  国内最大的两个电商平台--淘宝和京东都有对刷单的检测系统。阿里上市之后整改了淘宝平台,整改之后刷单的搜索信息被屏蔽。而京东内部运行的“反作弊系统”,会将检测到的刷单数据交给京东一个团队处理,作为处罚违规商家的依据。据了解,这个系统每日识别的作弊订单在9万-13万量级。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刷单”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而且是越发猖狂。

  京东背后最大"刷单团队"浮出水面

  京东内部有人脉资源,不仅刷单靠谱,而且会随时掌握内部一手信息,与刷单商家调整刷单策略。买家可能还不了解,在业内看来,各家电商平台的刷单已经是未公开的秘密,甚至成为行业潜规则。在百度贴吧、QQ群,均存在大量专门的刷单团队。

  接下来的内容应该才是买家们最在乎—评论内容,现如今的买家早已被刷单搞的更聪明了,选择商品通常不看成交量,而直接看评价,这时候的评价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买家们一定无法想象,连这些内容也是可以被卖家控制的。去年,更是被曝出了一个专门刷京东的网站,刷了过亿。而京东给出的回应,则是轻描淡写的“已处罚”。这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京东能够一而再再而三深陷刷单丑闻,所谓信用破产,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刷单”最终会将成本嫁接到消费者

  “刷单”在淘宝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几乎每个有网购经验的人都对这一商家造假获得信用的手段有所了解,尽管这一手法原始而古老,阿里巴巴官方也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刷单,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至今仍未达到有效根治。

  在阿里的生态产业链条上滋生着大量的“刷单蚂蚁”。他们组织严密,培训严格,了解阿里刷单体系的所有漏洞,这让他们刷出的销量和评价能够以假乱真。

  相信大多数顾客会选择销量高、评价多的网店购买。而这些购买刷单业务的商家,最终会将成本嫁接到消费者头上,这或许正是淘宝体系内假货泛滥的根本原因。当每个卖家都在追逐爆款排名的时候,如此猖獗的刷单行为,电商平台早已睁一眼闭一眼的默认了,可无论怎样,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无辜的买家们。

  刷单”的出现,归根到底,是诚信的问题,也是责任的问题。而这种诚信和责任,是值得电商平台机构、交易场所和参与其中的广大商家都应该引起重视的。每个企业或平台,都有责任保护每一位用户的合法权益,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不逾规,坚守底线,不断创新,才是最好的经营之路。

THE END

数码评测